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

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

来源:听律网整理
2023-09-04 16:44:32
   
董继荣律师
董继荣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
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票据承兑规则的法律规定及具体

专业分析

1.对票据承兑人的要求作为票据承兑人在接受承兑后,必须遵循汇票上的付款要求,不能附加任何条件,不能改变承兑日期,因为汇票上所记载的事项,都是由商品交易双方协商达成,具有法律效力,不可随意变更。而且,在接受承兑后,还须在汇票正面证明。“同意按汇票要求到期支付票款”的字样,注明承兑日期并签章,一经承兑的票据,即具有法律效力,承兑人不能返回撤销承兑。

2.执票人获得票款前的提示汇票在承兑前必须提示,因为汇票一般由债权人执存,在票据流通转让的情况下,付款人通常不知道票据流通转让的情况下,付款人通常不知道票据在谁手中,只有在持票人出示汇票进才能办理承兑。要付款,必须先由执票人在票据到期前向付款人提示,同时也证明债权人身份。票据法一般规定有提示日期,付款在执票人提示后,应做出付款与否的答复。由于汇票的到期日是从承兑日算起的,所以持票人应尽可能早承兑,付款人在承兑前对汇票不负任何责任。提示票据是执票人取得票款的重要手续,必须严格按规定提示,以保证债权的按时清偿。

3.汇票被拒绝承兑,需写“拒绝证书”执票人向付款人提示票据,如果付款不予承兑或无法承兑的,都属于拒绝承兑行为,汇票被拒绝承兑后,除事先说明虽除作拒绝证书外,汇票的执票人应让付款人所在地的公证机关写出“拒绝证书”,拒绝证书上要写明拒绝理由、金额、年月日等并签章。执票人持“拒绝证书”可向汇票转让的前背书人或其它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二、包含票据承兑罪的法律会怎么判,法律上如何规定的

专业分析
构成骗取票据承兑罪法院的量刑标准

1、如果是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票据承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法律怎样规定票据承票据承支的法律效力

票据承兑的法律效力包括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支付汇票上的金额;承兑人必须对汇票上的一切权利人承担责任;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而解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四十二条
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
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以前条第一款规定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
第四十四条
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四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四十四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0

大家都在问

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推荐

本地在线律师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城市律师
分类律师
展开全部
首页 > 法律知识 > 金融保险 > 票据纠纷 > 票据承兑规则与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