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

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

来源:听律网整理
2024-05-10 20:06:53
   
张婧楠律师
张婧楠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解决方案
一、什么行为是偷税漏税,偷税漏洞是什么,偷逃税款,偷收税款  偷税漏税罪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下
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
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偷税漏税,偷税减税有哪些罪状,偷减税税有哪些种类,偷逃税税的罪状

 偷税漏税罪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下述三种行为方式是对偷税犯罪行为手法的总的概括。  (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所谓伪造账簿、记账凭证,是指行为人为了偷税,平时没有按照税法设置账簿,为了应付税务检查而编造出假凭证、假账簿、无中生有、欺骗他人;所谓“变造”账簿和记账凭证,即把已有的真实账簿和凭证进行篡改、合并或删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账外设账、账外经营、真假并存,从而使人对其经营数额和应税项目产生误解,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这种方式多为个体经营者所采用,以此使税务人员无法得知其经营收支情况。  (二)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为人通过此举以图减少应税数额,达到偷税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销暗记;  2将产品直接作价抵债款后不记销售;  3已经销售而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  4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  5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后不按销售记账,等等。  此外,多行开户,同时使用,而只向税务工作人员提供其中的一个,也是行为人隐瞒收入的常用方法。(三)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依法纳税的前提,纳税人必须在法定时间内办理纳税申报,如实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它纳税资料。行为人往往通过对生产规模、盈亏情况、收入状况等作虚假申报,来达到偷税目的。行为人有时虚报一项,有时虚报数项。

二、偷税漏税行为可以由哪些行为来构成?

 偷税漏税罪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下述三种行为方式是对偷税犯罪行为手法的总的概括。  (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所谓伪造账簿、记账凭证,是指行为人为了偷税,平时没有按照税法设置账簿,为了应付税务检查而编造出假凭证、假账簿、无中生有、欺骗他人;所谓“变造”账簿和记账凭证,即把已有的真实账簿和凭证进行篡改、合并或删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账外设账、账外经营、真假并存,从而使人对其经营数额和应税项目产生误解,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这种方式多为个体经营者所采用,以此使税务人员无法得知其经营收支情况。  (二)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为人通过此举以图减少应税数额,达到偷税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销暗记;  2将产品直接作价抵债款后不记销售;  3已经销售而不开发票或以白条抵库不记销售;  4用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赔偿金冲减销售收入;  5将展品或样品作价处理后不按销售记账,等等。  此外,多行开户,同时使用,而只向税务工作人员提供其中的一个,也是行为人隐瞒收入的常用方法。(三)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依法纳税的前提,纳税人必须在法定时间内办理纳税申报,如实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它纳税资料。行为人往往通过对生产规模、盈亏情况、收入状况等作虚假申报,来达到偷税目的。行为人有时虚报一项,有时虚报数项。如您情况比较复杂,听律网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

三、如何举报偷税漏税行为。

关于“偷税漏税行为怎么举报,怎样举报偷税漏税行为”的相关解答如下 可以登录国家税务总局 举报。  也可以拨打偷税漏税举报电话12021举报。  “

12021纳税服务热线”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纳税咨询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征管规定、涉税信息等咨询查询服务;办税指南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程序、手续提供咨询服务;涉税举报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举报税收违法行为等提供服务;投诉监督服务,主要是为纳税人对税务机关行风、服务质量及税务人员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为您做进一步的解答和分析。

五、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不能按照规定征收税款的行为。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二、偷税漏税的刑事责任是什么(一)可以处2021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21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处2021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熟悉违反税法行为及相关法律责任(如罚款金额、倍数、比率)重点对偷税行为的处罚(结合综合题)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给予同样的处罚。偷税额1万元以下110万10万元以上偷税比例10%以下1030%

30%以上处罚征管法处罚①补税②滞纳金③罚款偷税数额50%5倍。刑法处罚①罚金15倍②判刑3年以下有限徒刑刑法处罚①罚金15倍②判刑37年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2千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最快5秒响应
继续阅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200

大家都在问

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推荐

本地在线律师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城市律师
分类律师
展开全部
首页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偷税漏税 > 税行为,偷税漏税,偷漏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