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听律网整理
2023-06-21 02:19:52
   
张慧珠律师
张慧珠律师
湖北楚贤律师事务所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解决方案
不正当竞争是对正当竞争行为的违反和侵害,不正当竞争行为,会损害其他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1、伪造;

2、商业贿赂;

3、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

5、不正当有奖销售;

6、商业诽谤;

7、公共事业和独占经营者的限制竞争;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9、压价销售排挤竞争者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的交易;

1

1、招标投标中相互勾结排挤竞争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第十二条经营者利用网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的各项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律师咨询听律网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二条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包含哪些,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专业分析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以下几种

1、混淆行为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名称、姓名;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2、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3、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4、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条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常见的几种形式和具体法律依据,包括虚假宣传、捆绑销售、虚假广告等。

专业分析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类如下

1、假冒行为。

2、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

3、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4、商业诋毁行为。

5、以不正当利益进行交易的行为。

6、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7、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

8、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9、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包括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所规定的限制竞争行为以及该法尚未规定的其他行为。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几种,相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专业分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属于这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包含哪些,有没有什么法律规定?

专业分析

1、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6、附条件交易行为7、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8、损害竞争对手信誉的行为9、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10、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1

1、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六、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关键词不正当市场竞争、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在我国中商业主体之间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和诋毁商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条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2千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最快5秒响应
继续阅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以上这些听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 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听律网相关律师。 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关注听律官方微信《听律网》,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阅读文章后仍有疑问律师在线解答
在线法律咨询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立即咨询
今日咨询解答 300

大家都在问

***个餐饮**法人欠款接近两千万 在无法偿还的情况下 **其他股东有什么连带责任吗 王一钞
王一钞 的回答
法人,指的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组织。如果是公司对外有欠款,那么,债权人讨要无果会起诉,判决生效,债权人会
加盟超市,**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合作费分***到***次按照货款结算,没有加盟费,后期没有按照协议履行 成蓓蓓
成蓓蓓 的回答
承租人根据合同的商定,提前3个月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那么法院会支持承租人的诉讼请求,并判定两方均不违
我是武汉长动力兴发机械设备****的法人起诉湖北双环拖欠我**质保金数年, 李海花
李海花 的回答
您好,我是广州李海花律师,我的联系电话,微信176****6172,您可以联系我咨询。
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推荐

本地在线律师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城市律师
分类律师
展开全部
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不正当竞争 >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法律依据是什么